今年我正式從基礎心理學的人格心理學方向轉(zhuǎn)到了應用心理學的跨文化心理學方向了。這是我看的第一部跨文化主題的電影?,F(xiàn)在離看完電影已經(jīng)有一個小時了。
關于跨文化方面的評論我暫時不寫。想稍微寫點關于這部電影給我的一些個人的震動和感想。
首先說說人物形象吧,男主角、女主角、男主角的爸爸都是我喜歡的角色。尤其是男主角,真覺得他就是我的單純嚴肅版本,可能跟他們那個時代的傳統(tǒng)有點關系吧,我在熟悉的朋友面前會嬉皮笑臉和吹吹牛逼。但是在情感模式、正義感、責任感上很相似,在情緒的爆發(fā)上我放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,但是看的過程中我會覺得他比我還沖動,不過可能是我沒有被卷入,所以我在看的過程中還是稍微能啟動一些理智上的東西。不過褪去理智,那個美國兒童福利院的裝逼男一定被我揍死!然后最后這種爬水道管的事情,我估計也會做的。然后是女主角簡寧,簡寧是蠻典型的中國優(yōu)秀女性的代表吧,靠譜、克制、體貼、通情達理而溫情脈脈,而且也有情趣,當她和大同(男主角)一起喝酒的時候,說自己是賤貨
Gua Sha
話說,刮痧這么點小事,放在中國,司空見慣稀松平常,但是在美國卻惹出了軒然大波,甚至能導致妻離子散。自認為沒有去過美國的國人還是應該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(tài)度去觀賞和思考!
美國拍攝,主角為國人,尤其徐大同的父親前半場的客串,他的孤獨和落寞是孩子們不能理解的,當兩種文化摻雜糅合的過程中,各種矛盾和“不同”。
還是對美國的幼兒機制的完善感到驚訝,會有專門的法律和事務所等來管轄治理,雖然片中的控訴人很可惡,但從其職業(yè)道德來看又是盡職盡責。
1、痛苦流涕。
用孩子家長的心態(tài)來看影片,完全被中國式親情打動。比如第一次試庭審,送老父親回京,結尾的爬管道。
2、孩子不能虐待。
包括辱罵,更不能動手去打。我想很少國人能說自己沒有對孩子動過手吧?正因為動手后不會受到責備懲罰才一而再的肆無忌憚,正因為動手后孩子也不會被帶離而一次次成為大人的“出氣筒”。這個時候,看看美國人的做法,想想他們的處理方式,讓孩子站墻角或者罰吃飯罰零用錢罰游戲時間等,給孩子和自己時間冷靜,回頭再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。
3、交叉文化接受。
取這個標題,站在中文的角度上很是有諷刺的味道,但是,譯成英文確實在普通。這也是文化差異的一種表現(xiàn)吧。好比前陣子網(wǎng)上流行的一個笑話,在英文中,我就是我,可站在中文的表述方式就不同了,我可以是吾,可以是鄙人,可以是朕,寡人,哀家,奴家。我認為這是一種文化層次不同的表現(xiàn),我并非認為西方文化的單調(diào)和淺顯,而是中華文明,或者說中華文化太博大了,從對人的稱謂不同也可看出,國人對等級觀念比較認真,對于自身的認識以及態(tài)度都比較謙卑,這是5000年文化及儒家文化所鑄成的中國人骨子里的性格。同時我認為,中華文明,中國文化的璀璨,深厚是西方文明所無法攀比的。
關于《刮痧》這一部片子,在我初中時候,就聽老師講過,影響深刻,但因為各種原因,我沒有看過,只知道因為這一中國傳統(tǒng)的自然療法得不到美國人的理解,也從這一小小的差異,使得美國文明對中國古文明的不認同逐漸顯山露水出來。
我平日里也經(jīng)常上網(wǎng)瀏覽各類帖子,在這過程中,我覺得我對于這個世界的看法漸漸客觀了,好不諷刺的說
好幾年前看過的《刮痧》,劇情早已模糊,隱約記得的就是父親為看兒子而扮成圣誕老人爬上下水管道,那一刻貌似也賺取了當年我的眼淚。
最近看到阿米緒人的故事,想到這部電影,覺得有些異曲同工,關于所謂差異。
阿米緒人,歷史悠久的一個教派,再洗禮派的分支,簡而言之,就是一群在美國現(xiàn)代社會中生活著的“原始人”,過著節(jié)儉克己與世無爭遠離現(xiàn)代的生活。他們的特立獨行卻造成了與現(xiàn)代社會的若干沖突。譬如他們認為孩子讀書只需要讀要14歲就足夠,這就違反了義務教育法,導致父母被罰款甚至拘捕,骨肉分離。法律的本意是好的,為了提高公民素質(zhì);然而卻觸動了阿米緒人選擇如何教育孩子的自由——在美國,家人具有這一自由是被法律認可的。這樣廣泛的沖突,相比起“刮痧”這一偶然事件,更具有典型意義。
美國人要如何面對并解決這一沖突的呢?
姑且不論,我是在想,《刮痧》一片,反映文化差異,算是感人心肺催人淚下,但是卻僅至于此,未免簡化了因果而顯膚淺。留給觀眾的感受無非是:在美國你再成功也是異鄉(xiāng)人,無法融入他們的文化
影片節(jié)奏掌握得很成功,人物角色塑造的是一個很典型的性格暴戾的中國人形象,而且文化的討論點也很有話題性:中國式療法,為親人替罪,當面教子,西游記的孫悟空形象等,將中國的內(nèi)涵元素都抓住并推動劇情發(fā)展。但在一開始是當事國人自己已經(jīng)否認了找尋刮痧這個中國療法的可能性,反而是在最后是一個外國人去體驗刮痧并且將這種文化差異澄清,在這之中大部分劇情都留給了兩代中國父親與兒子之間的關懷。在圣誕之夜,撤銷官司的喜訊和大同扮圣誕老人偷見兒子的劇情碰撞,顯得刻意巧合
刮痧:The diversity of Sino-American culture
轉(zhuǎn)載請注明網(wǎng)址: http://www.cslcr.org/archives/id-2253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