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部還算是勵志的影片,一失戀女子,面對未婚夫的拋棄,不吃不喝不見人,心心念念的還是那個他。為了圓那個“蜜月”之旅,即便那個人已不在身邊,也要繼續(xù)那個憧憬、向往已久的地方。于是,她便獨自一人踏上了一段未知的旅程。
埃菲爾鐵塔下,那個慌亂的她, 酒吧里盡情釋放,對著路人無所顧忌跳舞的她。。。。。。她做了許多曾經(jīng)他不準(zhǔn)許她做的事。 也正是這場旅行,讓她找回了自己。
影片漸進尾聲時,未婚夫雖極力想挽回,但她也終究放下了。旅行雖是因他開始,但生活卻因旅行而改變,也不再需要他的存在了。
女子,當(dāng)如此,在愛情不在時該放手時就放手,不要過于糾纏,放過自己,也做回自己。
跟以前看的“三傻”等寶萊塢大片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,看完會心一笑,卻沒那種意猶未盡、回味許久的感覺。沒那么多歌舞和搞笑段子,而是走心,情節(jié)比較老套,總的節(jié)奏有點拖沓。
一個男的死皮賴臉把女神追到手,然后把她當(dāng)成理所當(dāng)然多加限制,教她學(xué)車沒耐心,不讓她工作及在公眾前跳舞,把女孩培養(yǎng)成一個依賴、保守的人,在婚禮前一天說她配不上他所以要取消婚禮。女孩心灰意冷獨自去巴黎和阿姆斯特丹度蜜月,途中體驗成長,男人發(fā)現(xiàn)她的蛻變回心轉(zhuǎn)意,她溫暖地淡定地拒絕,笑著道謝,帶著滿滿的笑容走在陽光里。
影片主題有點跟“EAT, PRAY, LOVE”相似,女主遵從自己的內(nèi)心,獨自上路,在旅途中去交友,去嘗試,去體驗,去叛逆,去挑戰(zhàn),去實現(xiàn)自己的小夢想。不同的是,茱莉亞不斷在叩問自己的內(nèi)心,每次都用盡全力,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,在一次又一次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再否定自己后,才開始享受那份淡定和從容;蘭尼則沒那么多來自內(nèi)心的叩問和改變的決心,她更多的是順其自然地接受和融合,離開了自己熟悉的生活圈,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(huán)境里
美麗與膚色無關(guān),它更多是狀態(tài)。女二號真的更加吸引我!希望自己也做那樣的人。爽朗熱情,大方豁達(dá)。自信的女人最美麗。
我們是應(yīng)該出去看看這諾大世界,不枉白來人世間。
你失去了一個維賈伊,so what? 你又得到了一個維賈伊。
每個人都要有讓自己快樂的能力。這是幸福生活的基礎(chǔ),是一生的必修課。
塞翁失馬焉知非福。
永遠(yuǎn)不要是誰的附屬品。而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。
遇到對的人了和沒遇到對的人,自己的能量狀態(tài),心情狀態(tài)是可以自己感知的。
沒有誰我都仍然可以過得更好。
巴黎好美。
眼睛好深邃好迷人。但是臉怎么有點不正。Oleksander,Sikander很適合你!
文化的沖擊真的能完全改變一個人。
海娜紋身(HennaTatoo)是中東、印度女人最主要的體繪(SkinArt)裝飾手法。尤其是婚禮上,新娘必須著艷裝、戴金銀珠寶,象征今后的高貴和富足,在身體、手腳畫滿圖案,向真主、神祈求幸福。
新娘紋身的圖案也有很多講究。許多花朵都代表了對新娘“多子多?!钡淖8#兹负秃苫ㄊ怯《鹊膰B和國花,象征著美麗、富貴,揚起鼻子的大象則代表家庭繁榮和好運。有時調(diào)皮的新娘女伴們還會把紋身變成一種游戲。她們把新郎的名字隱藏在新娘的紋身圖案中,只有在這些圖案中找到自己的名字,新郎才可以開始甜蜜的新婚之夜。 印度社會一直有“沒有曼海蒂,婚禮不算齊”的說法。在婚禮前一天晚上,新娘要由未來的婆婆點下第一筆手繪圖案,并由資深手繪師接著畫下最精美最復(fù)雜的圖案,整個過程至少需要七八個小時。第二天,手腳畫滿圖案的新娘將前往夫家開始全新的生活。有些新娘在隨后的日子里,就以手繪為由躲過家務(wù)勞動。等到十幾天后再回娘家探視時
因為窮。
在最難過,挺不下的時候,我搬出來了(會整完失眠)。
后來去聽了屬于自己一個人的演唱會(不想哭了)。
再后來也觀戰(zhàn)了電競比賽(居然有點意思)。
越來越好點了,也越來越期待下一個自己也想做,會做的事情是什么?
或許…… 去巴黎?總之一輩子總得去一次吧。
skr~ 古耐。
為什么字?jǐn)?shù)一定要140個字才能發(fā)表呢?
2013佳片有約,女王旅途——女性自我意識覺醒的歐洲之旅
轉(zhuǎn)載請注明網(wǎng)址: http://www.cslcr.org/archives/id-9104.html